(1)成立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
根据 电气信息类品牌专业建设的要求,电气信息工程系成立了“电气信息类品牌专业建设领导小组”(附1.1.2),开展品牌专业建设。由专业负责人全面组织实施工作,对项目进行具体分工,实行分项专人负责制,课题组长(项目负责人)负责制定建设规划(附1.1.1)和建设方案(附1.1.3)定期检查工作,并定期总结(附1.1.5)、汇报课题进展。电气信息类品牌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如下:
组 长:周龙
组 员:卢亚玲、李晶、陈为真、温红艳、张双德、周劲、毛哲、胡淑君、李智、石雄、杨蕾
(2)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
按照“多渠道、多层次、全方位培养师资”的原则制定和实施“人才培养工程计划”,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一系列鼓励政策、措施,通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,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制度,完善校内专职教师学习进修机制,积极开展教师师德师风教育,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、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,实行“导师制”,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,鼓励青年教师攻读高一级学位。同时,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,重点引进高职称、高学历人员;对现有师资不断培养,通过到国内外进修、联合培养、定向培养来进一步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力度。
(3)提高科学研究水平
本专业将围绕“电子信息技术”、“通信工程” 、“自动化控制”、“电气控制技术”及“检测与自动化技术”特色研究领域,开展多方面的科学研究,整合本专业、本校及兄弟单位的科研力量,发挥本专业的优势与潜力,在自动化控制、计算机、控制理论、电气控制、电子信息和通信等等方面取得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研成果。
(4)加强教学改革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
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“宽口径、厚基础、强能力、广适应”的专业人才。更新人才培养方案,推进课程体系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式、教学效果评价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。
按照强化基础理论知识、增强实践能力培养、开拓学生视野、提高综合能力的总体要求,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。调整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,在精选内容、提高起点、避免重复的基础上,根据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,调整、整全了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,强化了实践环节部分等教学内容。
改变教学方式,多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堂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教学,改变传统的以口头讲授为主的教学形式,增强形象性与生动性;借助创新实验室,提升师生实验课的层次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。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,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讨课程整合、衔接、更新与提高的方式与方法,使课程体系不断优化,教学质量不断提高。
转变教学效果评价方式,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。课堂教学效果在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依据的基础上,增加学生评价、同行互评和学校督导专家评价的内容。此外,除教师对在校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外,本专业将更加注重合作教育单位和社会对学生质量的评价,并以此作为调整教学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。通过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,采用实地考察与调查的方式,收集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反映,通过分析研究后作为完善人才培养方案、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。
加强和改善物资条件
加强和改善实验室场地、设备、图书资料、实习基地等物资条件,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